##EasyReadMore##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保存台灣集體記憶

保存台灣集體記憶
國際先鋒論壇報(紐約時報國際版)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9年2月13日
Sonia Kolesinkov-Jessop 新加坡

台灣軍人眷村臨時搭建的住屋一開始就沒計畫做長遠的。這些為當時因1949年戰敗中國共產黨而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軍人及家眷而建蓋的住宅區,對村內的居民來說只是暫時住所,等蔣介石的軍隊重拾中國大陸後就會離開。但是年復一年,毛澤東所率領的共軍並沒有被擊倒,而眷村內卻漸漸由這些來自中國不同省分、說著不同方言和吃著各色料理比鄰而居的人們形成了特殊的多源文化。

當時一度超過八百個像這樣族群大融合的眷村對台灣的影響很大。但是近年來,這樣的眷村已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都市化的摩天大樓。時至今日,仍屹立不搖的眷村只剩下不到兩百個。

由台灣劇作家同時也是導演的賴聲川所創作的新舞台劇《寶島一村》,內容主要使用普通話及福建話作為人物的對白。故事是敘述三戶人家在一個眷村生活五十年來的點滴。這一齣長達三小時的故事主要是以賴聲川在台北的【表演工作坊】演出團隊為號召,並於十二月在台北上演了廣受好評且成功的首演,而二度加演到二月二十四日的場次也已經銷售一空。這齣戲對目前關於保護台灣共同回憶的省思有相當的貢獻,也為海峽兩岸緊張的關係所帶來的影響給與了一個人性的詮釋。

“這些眷村是我們重要的歷史,然而卻沒有很多人去寫與它們有關的故事,”賴聲川說。”我認為有一種真正的懷舊氣氛,一種迫切性來好好保存這些眷村的回憶”。他又補充說到”一旦這些眷村建築完全被破壞,那些曾在眷村生活的人們都不在了,所有有關眷村的回憶也將一同消失”。

從村民們對中華民國國旗的忠誠、1975年蔣中正過世的悲慟、1980年代含淚返鄉探親,到第二代對遠離眷村出國旅遊的崇景等等內容,《寶島一村》其實就是台灣的故事。

五十五歲的賴聲川表示《寶島一村》內很多的故事都是與致力於保護眷村文化的資深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先生共同討論出來的。五十二歲的王偉忠對於保護並保存漸漸消逝的眷村文化相當用心,不僅拍攝紀錄片更製作有關眷村電視劇。在人際關係緊密的眷村中長大的王偉忠甚至形容眷村是”大人們的難民營,孩子們的遊樂場”。

這個月初,兩位都赴新加坡,《寶島一村》參與了華文藝術節,在新加坡海濱藝術中心演出兩晚,皆獲滿堂的起立喝彩。

強迫分離、錯置以及尋找自我,長久以來一直是賴聲川作品中的主題。他說“「你是誰?]這個問題多年來在台灣一直都是個燙手的問題。“他也補充說明,雖然他是在華盛頓出生在西雅圖長大,他本人也沒有住過眷村。但是,他的家人卻是那 1949年故事中的一部份。他的外交官父親在赴美國之前,便是在1949從中國大陸移居到台灣的。對一個外交官的家人來說,他說“因為總是需要搬來搬去,所以你會一直在尋找及思考「你是誰?」這個問題”。

賴聲川認為這齣戲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當時那些大陸移民最初來到台灣的艱苦及辛勞。“很多人認為那些人過的很輕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他說。同時他認為這齣戲的內容也會引起中國大陸觀眾的共鳴,因此也有計畫將此劇在年底搬上中國的舞台。

“我相信這齣戲一定會成為一個連結,讓在中國的觀眾知道那些在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的人們發生了什麼事,那些人在離開後的生活又是如何”他說。因為,當時他們都認為分離只是短暫的。許多國民黨軍人就這樣離開了雙親,離開了妻小以及所愛的人。當認清這個可能是永久分離的事實之後,兩邊的人們都必須重整生活以並創造新的人生。

雖然導演預期其中升國旗一幕以及幾句貶損大陸間諜的台詞會引來中國審查員的關注,賴聲川卻相信整體劇本在大陸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賴聲川寫過二十九本原創劇本,包括他最經典的創作《暗戀桃花源》(1986),一齣有關兩個劇團訂了同一個排練場而引申的故事。身為新加坡最重要的表演藝術空間 - 新加坡海濱藝術中心的總裁Benson Puah 讚道”賴聲川應該是當今最出色的中文劇作家及導演。”他說:”他的作品從來不是線型或是單一層面的,而是總是多層次的。”

賴聲川表示前九個月是他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除了寫《寶島一村》之外,他還寫了另外兩齣新戲。其中《陪我看電視》是關於一臺黑白電視的”人生”,從它身為尖端家用電器的童年,一直到成為備詢找的古董。賴聲川利用電視機在中國不同的城市及家庭中”生活”,進而探討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的價值觀變化。”看一個國家可以如何發展成如此富裕,也看到價值觀可以變得多麼貧困。”

雖然這齣戲早已在中國境內巡迴演出,原本計畫三月十七日在北京新中央電視臺大樓內的戲院正式上演,卻因本週發生央視大樓區的大火而必須延後這項計畫,而目前製作單位正在考慮其他場地。

這陣子,賴聲川正忙著排練即將於三月七日在香港藝術中心首演的最新劇作《水中之書》。他闡述這部有關一個身為快樂教練的女人,卻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少有快樂的戲是一個“Screwball Zen Comedy”(瘋狂禪式喜劇),又是來探討自我認知的問題。是個描述家人的關係以及在雷曼兄弟王朝瓦解後追尋個人快樂的故事。 賴聲川說”女主角的男朋友是一個失業的股票經紀人,所以內容是非常具有時事性的”。


Preserving Taiwan's collective memory
By Sonia Kolesnikov-Jessop
Published: February 13, 2009

SINGAPORE: The makeshift homes of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in Taiwan were never meant to last. Built to house the thousands of Kuomintang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had retreated to the island in 1949 following their defeat on the mainland by Communist forces, the villages were seen by their inhabitants as temporary dwellings, where they would stay only until Chiang Kai-shek's forces regained control of the mainland. But Mao's Communist army was not to be beaten, and as the years passed, the dependents' villages developed a distinctive mixed culture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hinese provinces, speaking different dialects and cooking different cuisines, living side-by-side.
The impact that these melting-pot communities, which once numbered more than 800, have had on Taiwan is significant.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ommunities have been broken up and skyscrapers have replaced the old homes. Today, less than 200 of the original villages are left standing.
"The Village," a new play in Mandarin and Hokkien by the Taiwanese playwright and director Stan Lai, spans 50 years in the lives of three families living in one of these dependents' villages. The three-hour epic, featuring Lai's Taipei-based troupe Performance Workshop, had its premiere in Taipei in December and has proved to be a popular and critical success, with a sold-out second run until Feb. 24. The pla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recent debate in Taiwan about the need to preserve collective memories, while giving a human face to the impact of strained cross-Straits relations.
"These villag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history that no one has really written much about," said Lai. "But I think there is a real nostalgia and an urgency to protect the memory of these villages." He added: "Once the physical buildings are demolished and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se communities pass away, it'll be all gone."
From the villagers' allegiance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flag to their sorrow when Chiang Kai-shek died in 1975, their tearful return and reunion with loved ones on the mainland in the 1980s, and their children's aspiration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The Village" is really the story of Taiwan.
Lai, 55, said the ideas for the many personal stories told in "The Village" came from discussions about village life with the Taiwanese television producer Wang Wei Zhong, who has been active in efforts to preserve and record the vanishing culture, having filmed documentaries and also written a drama series. Wang, 52, grew up in the close knit-community of a dependents' village, which he describes as "a refugee camp for adults and a playground for kids."
Both men were in Singapore earlier this month, when "The Village" played for two nights at the Esplanade Theatre to standing ovations as part of a Chinese-themed cultural festival.
Involuntary separation, displacement,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have been long-running themes in Lai's works. "'Who are you?' In Taiwan, that question has been a searing one for years," he said. He added that although he was born in Washington D.C. and raised there and in Seattle until his teens and never lived in a village himself, his family was "part of the whole story of 1949." His father, a diplomat, first moved to Taiwan from mainland China in 1949 before migrat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a diplomat's family, "you're always searching for who you are, since you're always moving around," he said.
Lai said he believed that one of the play's achievements had been "to get a lot of young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hardships of the mainlanders after they came to Taiwan."
"Many think they had an easy time, but this wasn't the case," he said, adding that he believed the play would also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on the mainland, where there are plans to stage it later this year.
"I think in China it will definitely be a connector to let people see what happened to all these people that left in 1949 and what their lives were like and what they felt when they came back," he said.
Because they thought they were moving away for only a brief period of time, many Kuomintang soldiers left behind parents, wives and loved ones, and both sides had to rebuild their lives and create new ones when it became clear the separation would be permanent.
While the director anticipates the Chinese censors' ire might be raised by one scene with the nationalistic flag, as well as a few lines referring to mainland spies in derogative terms, Lai said he thought there should not be any problems with the overall script.

Lai has written 29 original plays, including his classic, "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 (1986), about two theater companies booked into the same rehearsal space. "Stan is probably the best Chinese language playwright and director right now," said Benson Puah, CEO of the Esplanade, Singapore's main venue for performing arts. "His work is never one dimensional or linear, there are always layers to it."
The playwright said that the last nine months had been some of his busiest. In addition to writing "The Village," he also wrote two more new plays. One of them, "Light Years," is about the "life" of a black and white TV, from its youth as a cutting-edge household appliance through old age as a sought-after antique. As the TV set finds different homes in different cities throughout China, "living" with different families, Lai explores the country's changing valu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nd "how the country has grown so rich and how the values have become so poor."
Although the play has already been touring China, it was due to officially open at the new theater of the CCTV Tower in Beijing on March 17. However, a fire at the CCTV Tower complex earlier this week has suspended those plans, and the producer is considering other venues.
For now, Lai is busy with the rehearsals of his newest play, "Writing in Water," which will have its premiere at 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 on March 7. He described the play, about a woman who works as a happiness coach but doesn't have much happiness in her own life, as a "screwball Zen comedy" that again looks at issues of identity. "The story is about family connection and the search for personal happiness in a post-Lehman world," Lai said. "The boyfriend of the main character is an ex-broker who is out of a job. So it's quite topical."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謝謝,【寶島一村】所有的義工們~

可愛的義工們:謝謝你們!

【寶島一村】所有的義工人數加起來快200人~

16歲的妹妹到54歲的媽媽,各行各業的人,捲起袖子跟我們一起為所有的觀眾服務~

每天離開劇場,都12點了,每次大聲的跟大家說「謝謝!」都是真心誠意的!

【寶島】的義工好辛苦,五點集合,吃了便當,就開始忙忙忙

折戲單、夾DM、貼節目單、包磁鐵、點小賣數量、搬包子、發包子一路忙完還要收所有的東西真的好累!

聲音啞了,眼皮掉了,腰酸了,腿痛了但每到中場、散場,大家依舊元氣滿分!

史上最強義工團就這樣產生了!

從劇院一路幫我們到國館的胖哥、TonyWendy、大奶、昀蓁、怡君、WaittingTry、夢柔、力文、小智、媽媽跟兒子等等

台中的中興大學戲劇社的同學們~

台南、嘉義超熱情的朋友們~

國館新加入的志龍、千又、美玉姐、依玲、仲倫、Kelly、俊諺、妤如、德德、陳致中(此陳致中非彼陳致中)、John…等等,

人數實在太多了,實在沒有辦法一個個點名啦!!不要怪我!!

你們每一個人都好可愛!每天回家的路上都會跟同事回憶當天跟義工們發生的好玩事,

超愛我們這次的每一個每一個義工的!!

要特別跟一位義工說感謝,我不會說出妳的名字的,因為妳說這是秘密啊~!!我真的覺得妳好偉大!生了這麼重的病,天天都在吃化療的藥,妳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到各個地方當義工,幫助別人昨天妳的簡訊<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跟我做好朋友啊!在任何需要我的時候大聲的告訴我!>,我真很感動。我跟昱文都覺得

妳好像一個天使一樣!默默的在教導我們很多事情,生命的課題!妳親手做給耘耘的東西,我們一定會提醒老師交到她的手上並把照片寄給妳的!

這裡的每一個義工,帶著自己的故事來到這裡。已經有一個7歲小孩、在電腦公司做了十幾年的的胖哥,帶個兒子一起來參與的其中媽媽,充滿熱情的花蓮小孩 夢柔,

因為學分不足可能會被迫休學的Tony…等等。你們讓寶島 這一村,更完美了!

跟你們共事的經驗很愉快,真的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跟大家合作!

台灣的表演藝術,有你們這麼一群人的支持,真好!!

再說一次:「謝謝你們!!」

謝謝,【寶島一村】所有的觀眾們~

【寶島一村】從08125號演出至今,已經演了38場了,場場爆滿!

每次謝幕,有機會我一定溜進去看!每看一次,感動一次!

 【寶島一村】是個好特別的戲,每一場演完,一定有觀眾跑到前台跟我們這些工作人員說:「謝謝你們!」回收的問券,意見欄最多的話也是「謝謝你們做出這樣的一齣好戲!」

前幾天有一位觀眾好可愛!散場,她來買了一套香格里拉的電影套票,又買了節目單跟鑰匙圈,收了錢,我要找她兩塊錢,小姐一直說:「不用不用!」

「不行啦!我們有帳要記的!」「真的不要啦!就當做我們一點點的支持好了!」

「您願意買我們的套票就已經是支持了!」

我還是把那已經握的熱呼呼的兩塊交到她手上。

回家的路上,腦中一直重複著小姐的那句「就當做我們一點點的支持好了!」

其實啊我一直很想跟每一位觀眾說:

您們願意買一本節目單,我們就已經很感謝了!

您們願意買一樣紀念品,我們就已經很感恩了!

您們願意來看我們的戲,就已經是對我們的支持了!

您們願意在謝幕時給我們掌聲,就已經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了!

何況是你們說的「謝謝你們!」,真的,每一次都讓我們感動的好想哭

每天,一定上網搜尋觀眾看完戲在部落格寫的文章,常常,邊看就邊紅了眼眶!

常常在想,我們何德何能可以擁有這麼多可愛的觀眾?!

台灣真的好可愛!好多好多溫暖的人情味!雖然表達的有點生澀,但是那溫暖是不變的!

好希望【寶島一村】可以一直演下去,永遠不要落幕!就像婷婷說的:我要從大毛演到趙媽媽,再一路演到趙奶奶!哈哈哈!!!

希望台灣,希望【寶島一村】,都能如老趙家的門牌「寶島一村99號」一般,

長長久久……

各位【表坊】的老朋友們再度光臨寶島這一村~part3



好久不見的感動,寶島一村

自海上鋼琴師以後,已經很久沒有一齣戲,可以觸到我內心的最深處,令我感動落淚,久久不能自己。

打從生活越來越忙碌、思想越來越混沌後,不知道多久,已經沒有接受藝術的洗禮;以前最愛音樂會、喜歡上圖書館、常常寫一些詩不像詩的那個偽文藝青年,不知道去哪,已經很久很久沒在我身上看見了。

這次進戲院觀賞寶島一村,純粹是個意外、是個巧合,在進戲院之前,我沒有做任何一點事前功課,故事的時空背景、其他人的評價、甚至是演員有哪些,我完全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張票要兩千元,很貴,而且還是加映場,而且還爆滿了。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才能帶來最多的期待、和最深的感動。因為,這真的是個「不說,就會消逝的歷史」。

看著節目單,演員的陣容完全超乎我的預期,有從前我就非常崇拜的馮翊綱及宋少卿,這兩位是我對相聲欣賞的啟蒙,在舞台上的表現,也經常是我借鏡的對象;也是崇拜已久的影帝屈中恆、在舞臺上非常活耀的郎祖筠,還有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胡婷婷─是的,就是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千金,舞台的簾幕還沒掀起,這小小的演員表,就已經帶給我很大的衝擊。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移來台,革命軍人們各個雄心壯志,相信老蔣一定帶著他們反攻大陸,在彼岸的家眷們,也相信自己的先生、爸爸、兒子一定很快回來,只是先暫時到台灣那歇會罷了;雖然台下的觀眾們都知道-他們的希望早已破滅,但卻也隨著台上的演員,一同回到那充滿著希望的時光。故事便是在這種情景下開始的。

時間慢慢過去,第二代也在這寶島上瓜瓜落地,在眷村特殊的氛圍中成長,漸漸來到了青澀的年紀,直覺的令我聯想到-這就是媽媽的真實寫照。那時的人互相照顧、計較的少,也不太有所謂的心機,即便是犯了什麼錯,也總能在相互包容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即便是兒子不是自個的,也能在革命情感下,發揮無私的父愛。雖然物資不豐裕,倒也過得挺愉快,就因為大家都很單純。直到老蔣逝世了,我似乎聽到外公操著廣東話大罵「他媽的」!但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就是我們的家了。

除了深刻且細膩的描繪出眷村生活外,對於村外的世界,更是令人充滿了無限遐想-「那才是真正的世界,這裡的一切都是假的!」,第二代大聲喊出心中的話,這是劇情帶給我的第一個震撼,也是眷村人口不斷外流的原因;靠著在台中坐美國大兵的腿,就能夠為家裡的矮房起個二樓、又或者是第一代與第二代,都有著到想像中的美國去闖蕩的夢,還有那帶點恐懼、帶點期望的台北,許多人總希望能走出眷村,去看看外頭的世界,去追隨新的夢想。不知道,當時的媽媽,是否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隻身到了外地去唸書呢?

很快的,第二代也長大成人了,各個事業有成,但,離鄉背井的結果,卻是讓老人家們的心,漸漸的封閉起來,第二代趕不上見父母親的最後一面,也實在令人不勝唏噓。而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這一幕的震撼-我的外婆,您的孤獨,我在這一刻真的感受到了,我不只是單單眼框泛紅而已,內心更是激動。想想,在山上的村子裡,還有多少這樣孤獨的老人家?但令人欣慰的是,相互照顧的精神仍然沒有淡去,雖然大家都年紀大了,卻還是相互扶持,毫無怨言...

接著,開放大陸探親,我也終於能理解,為什麼當初外公不想回去-除了不願面對現實的親戚外,應該還是近鄉情怯吧!劇中的三個家庭,各自發現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秘密,究竟回鄉好?或是不回鄉好?一切,只能怪罪戰爭的無情,才會導致這麼多「秘密」的發生。

最後,眷村要拆了,在聯歡晚會的背後,一封信,道盡了第一代從希望到遺憾的心情、卻也訴說著對於第二代的牽掛以及期許;而趙媽拿下了牆上的「寶島一村99號」門牌時,眾人疑惑,只見趙媽喃喃道出-「有這門牌,你爸爸才不會找不到家啊!」,頓時間,我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止不住的淚水不斷落下。因為我知道,消失的,不只是一間矮房、也不只是一塊門牌,這代表著走入歷史的眷村文化,將不再回頭。

最後,謝幕前,雖然我很激動,但我還是仔細的聽完偉忠哥的一字一句,尤其是那句-「這是一個不說很可能會隨即消逝的歷史」。

http://rglworks.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23.html

雖然那個壽亭新村還在,雖然那棟矮房子還在,但...那段歷史呢?

我想,藉由這千百個文字,或多或少的,讓這段歷史延續下去...

寶島一村

幾天過去了
在"寶島一村"過後感動
依舊沸騰在心裡頭
暖暖的煨煮著
那滋味...
久久不散
想想..再想想...
回味著一切
卻還無法轉換成適切的言語形容那種情緒
強烈的衝擊震撼

並沒有感受過眷村生活
但奇怪的是
某些場景片段對白卻能和遙遠昏黃的記憶裡那些畫面重疊
彷若時光倒流

在222號小巷裡住了30個年頭
記憶裡
每天一大清早賣魚賣肉賣菜小販的喲喝聲此起彼落
揭開了一天的序幕
巷尾那棵大榕樹
長長的樹鬚迎風搖擺著
陪我們度過無數個蟬鳴鳥叫的午後
被拿著籐條水管的媽媽追著滿街打的小孩
哭著尖叫著
小腿肚上那一道道的紅痕通常幾天就出現一次
新舊交替著
晚飯後誰家門口三三兩兩的閒話家常
空氣中有一股淡淡的茶香

在222號小巷裡
沒有秘密
有的只是幾十年的老鄰居和一份緊密相連的情感
但卻阻止不了時間的洪流
一直都在改變著
就像是眷村生活的交替變遷
老一輩的人不見了
第一代的子女成家立業
偶爾過年過節回來看看
第二代的小孩或者還在或者到外縣市求學工作去了
小時後紮著兩條麻花辨
手裡揣著棒棒糖一起玩跳格子捉迷藏一起躲在"秘密基地"煞有其事的編織夢想的回憶
已然淡去
但卻甜甜的融化在心裡

再過個三十年我們會在哪裡?
好多拄著柺杖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步履緩慢的被孩子孫子們攙扶著進場就座
操著一口南腔北調鄉音極重的口音我聽不懂
但是我知道
<寶島一村>是在呈現你們的故事

好幾次被那些感人的對白揪著心幾度酸了鼻頭紅了眼眶
一轉頭才發現
身邊的你們早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離鄉背井的鄉愁還有誰能比你們感觸更深?
即便在這裡落地生根
心裡頭還是有塊地方
思思念念的想著對岸的"家"
在這個時代不曾遭遇顛沛流離的我們
又豈能體會?

謝幕的時候
台下的觀眾紛紛起立致敬
掌聲長達十幾分鐘之久
我看見舞台上郎祖筠邊鞠躬邊拭淚
我們所能做的只是鼓掌歡呼
但這些掌聲真的不足以形容此時此刻情緒的激動

感謝每一位演技令人讚嘆不已的演員
深深的打動台下每一位觀眾的心
笑的開心也跟著哽咽流淚

<寶島一村>絕對會讓你想起並且感動在心裡
http://www.wretch.cc/blog/girls1234/7382839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又見”寶島一村”

去年12月,和某人就已經在國家戲劇院欣賞表演工作坊年度大戲--寶島一村,但因為坐在天涯海角的四樓,完全看不清各角色的表情,大大影響看戲的心情~
所以得知寶島一村七度加演的好消息,某人立刻阿沙力的買了非常好的位置,不只希望擁有良好看戲品質,更重要的是向賴聲川和王偉忠,以及宋少卿,馮翊綱和時一修等超棒的演員組合”致敬”!所以,就在昨天晚上,國父紀念館第二排,我們又見”寶島一村”~

故事內容談的是民國38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百萬軍民在台灣所形成的特殊眷村文化,”寶島一村”也算是為這段歷史做了最感性的紀錄~
眷村人們由起初的想家,這裡不是家,到不得不把寶島當做家的心情轉折,也許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眷村第一代年年盼望反攻大陸,卻是年年希望落空;眷村第二代極力想從竹籬笆圈住的封閉世界出逃,卻總是到處碰壁的心酸,也不是我們曾有過的經驗~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也被迫遠離家鄉,在陌生土地上從新建立家園,我們的不滿與無奈或許也如眷村人們一般吧!這些被本省人稱呼為外省人,老芋仔的人們,這些成天想著反攻大陸的人們,甚至被認為心不在台灣的人們,其實心中也有他們的委屈,不是嗎?
外省人在近60年的歷史中,或許佔盡本省人的政治與經濟資源,然而與其繼續為族群問題唇槍舌戰,到不如看場戲,看看我們所不了解的他人,究竟如何走過這段歲月?如果21世紀是和解的年代,那麼認識其他族群的歷史與文化,應該是重要的第一步吧!
除了故事吸引我之外,這次的演員更是一時之選,甚至有人說,這樣的組合也未免”太超過吧!”相聲界翹楚的宋/馮二人演起舞台劇,仍是不減那份喜感與專業;一直很欣賞的居中恆,也將老趙那份憨厚與質樸,演得恰如其分;一人分飾多角的時一修,真是演什麼像什麼,最愛他演的”周胖”,簡直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飾演二毛的劉美鈺,聲音與外型都極具舞台魅力;實力派歌手萬芳演起本土媳婦,一口流利的台灣國語讓人驚艷!還有大毛,大牛,大車,小毛...每一位都讓人印象深刻~(這就要感謝某人的成全,才能讓康阿琳坐在第二排看戲,才能近距離欣賞每一位演員精湛的演技!)
某人和我,還是會繼續傻呼呼地支持舞台劇吧!觀賞優質的每一場戲劇,總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啟發與省思:)

轉自 http://crackers0509.pixnet.net/blog/post/24386662

寶島一村-說不完的感謝

花了4000大洋買兩張票的寶島一村果然沒讓人失望。
從頭到尾都讓馬魯可內心澎湃到無法言語。
眷村人的情、眷村人的愛、眷村人心裡說不出的遺憾、眷村人走進時代變遷的無奈。
馬魯可是眷村軍人的第三代。
沒有經歷過被戰爭逼迫的生離死別。
無法體會天天盼著回老家的思鄉情。
當劇中演到反鄉探親時一句:這裡不是我的家!我的心早已在台灣那片土地落下。
馬魯可的眼淚已經來不及阻止,只能默默拿起一張又一張的面紙擦著。
郎姑演的真好。
屈哥演的真好。
大家演的真好!
可惜我無法帶二爸來看這場戲。
不能讓二爸親眼看到這場屬於他的故事。
寶島一村!詼諧中帶著傷心的淚水。
我試著冷靜、心卻從未像此刻如此不平靜。
最後的謝幕長達二十分鐘。
我用力的拍著早已泛紅疼痛的雙手,明明很痛卻還是用力的拍著。
謝謝王偉忠、謝謝賴聲川、謝謝記得眷村的每一個人。
你們想要說的故事我們都感受到了。
雖然很可惜最後沒吃到眷村媽媽親手做的包子,只有桂冠的冷凍肉包陪著我慷慨激昂的情緒走回捷運站。

謝謝為寶島一村努力的你們。
謝謝眷村留給我的美麗回憶

轉自 http://maruco920912.pixnet.net/blog/post/26276014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這是「松花江上」的歌詞

曾被莫名其妙禁掉的一首歌

如今理直氣壯並昂揚的貫穿全場

我的家,並不在東北松花江上
我的家,循自己的歷史軌跡運轉
但這晚,是屬於寶島一村的赤裸告白

混亂時代推擠著人們往前走
三個家庭,多種複雜迥異的人生
都在隱形的潮流巨輪中滾動,試圖在絮亂中得以喘息

我並非這時代的人兒
但我上一輩與上上輩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耳濡目染的感同身受就好比身歷其境般的親切
舞台上老趙、小朱、周飛官,手指著家鄉方位的天空惆悵
讓我想起爺爺年輕時即隻身隨解放軍到台灣
奶奶當時則是舉家遷移來台
小時候每每家族聚會,聽著長輩們用四川話閒聊
心中總納悶:這是什麼怪腔怪調阿?!
納悶歸納悶,手中的筷子仍是很誠實的夾著奶奶拿手珍珠丸子往嘴裡塞
嗯,好吃好吃!

多年後開放大陸探親,爺爺因健康顧慮沒能返鄉
劇中小毛替父親探親時承受了奶奶沉重的一巴掌
這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是奢求!
從小沒聽過爺爺講述思念家鄉的事
只能從他擺放整齊毛筆硯台的書桌墊下幾張黑白照片中感受
感受命運 感受記憶 感受遙遠又陌生的一抹相同血液

「人生哪是能由人估算的。」<

某次在龍潭等待往台北的國光
一位爽朗的老杯杯拄著柺杖,微笑說:
「妳是老師嗎?妳看起來像老師。」
「我不是老師啦,我在唸研究所。」
「喔!我知道研究所!我孩子以前也在XX唸研究所喔!妳是哪裡人阿?」
「我爺爺從四川來的。」

此時,老杯杯眼神忽然亮了起來,高興道:

「我太太也從四川來的,真巧真巧阿!」
「我當初隨著軍隊來到台灣,打仗時我們曾在同一個地方待上一個月, 不論如何都要蹲守在那兒,下大雨穿著雨衣仍要蹲在滿是泥濘的地上…。」
「台灣阿,是個好地方!沒想到來這一住就是四、五十年過去。 我還記得我是民國x年x月x日來到台灣的呢!那天,天氣真好。」

不久國光將我從舊時空中抽離
與老杯杯告別,轉身踏上我那日的旅程
老杯杯也微笑揮揮手,慢步走回他的生活

「人要活的開心哪!就算到最後是一個人也要過的開心哪!」「

98號與99號中間差(插)一號
笑點不斷 盪漾不斷
歷史的傷逝美感,浪漫的情感結構
寶島一村,輕鬆的將大家記憶重整歸檔

劇中朱嫂靠著學會錢奶奶的天津包子來養活一家子
奶奶年歲已高,做不動珍珠丸子了
幸好,媽咪早學會奶奶珍珠丸子的撇歨
來滿足我們懷念的味蕾

「只要找到北極星,就可以指出家在哪個方向了。」
好慶幸戰爭生平沒與我擦身
想家,就算搞不清北極星也隨時可抵達

「能夠與你們在一起就是奇蹟了。」
Dear all!

歡迎光臨寶島一村

歡迎光臨寶島一村



期待已久的組合,
賴聲川加王偉忠,
還有馮翊綱、宋少卿、屈中恆、郎祖筠同台。
這齣戲,表演工作枋的「寶島一村」,我等了很久,
這個晚上,步出劇院時,
我帶著微潤的眼角及激動的情緒離開。



「這故事」總是要有人做這件事,
我很感動真的有人跳出來做了,
而且做得如此之好。

台灣在近年政客操作下,
進行了無數次的無情挑撥與撕裂,
從小玩在一塊兒的伴,
被迫分成「外省人」和「本省人」,
年紀一大把了還被迫玩官兵與強盜的故事,
只是這一次,你不能跟好朋友再同一隊兒了。
這是多麼奇怪的分裂?
現在民眾都麻木了,
因此「外省人」的下一代聽到二二八就皺眉,
「本省人」的下一代則不願意接受有關眷村的消息。
我是出生於一個被政客分類為「本省人」的家庭,
但是政客說我不愛台灣,
因為我痛恨這種分裂,
因為我跟「賣台」機率高的人走太近,
因為我不是政客們能操縱的。

民國三十八年,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
台灣人民熱烈歡迎的是殘破不堪的軍隊,
台灣人民想念起戰敗後仍然首紀律的日本統治者。
歷經顛沛流離的軍人們,
攜家帶眷的,告訴自己跟家人,
這只是暫時住在台灣,
因此也時時想念著故鄉的美麗。
雙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家在哪,
這是一場歷史的悲劇,
雙方主角都不是自願演出。
過去回顧這段歷史總是傷痛的,
老兵回不去他的家,
於是在台灣落地生根,
娶了台灣姑娘,就此過了四十年。
蔣經國總統過世前不忘這些當年隨著遷台的老兵,
開放探親,於是又是另外一段故事的開始。

我們不能不面對這歷史傷痛,
但是多年來,
我們用太多的傷痛電影跟歌曲、故事、小說,
來詮釋這同樣傷痛的歷史,
觀眾累了,我們累了。
感謝「寶島一村」,
全劇充滿笑料,劇情緊湊,
看的途中笑聲不段,
心卻暖暖的。
因為「寶島一村」以一個個的故事,
堆疊出這一齣劇,
卻始終沒有脫離這中心的概念---
善良與包容會融合這一切,
這裡不是本省人外省人的地方,
這是你我的家。

「寶島一村」描寫空軍眷村的故事,
家家戶戶都只隔著一道牆,
家家戶戶都只有兩三坪大,
於是,四川牛肉麵隔壁是天津包子,
處處都是人情味兒。
母親說,當年厝邊頭尾就是有這樣濃厚的人情味兒,

「寶島一村」中,
我最愛萬芳演的角色,
嫁給外省人的台灣姑娘,
她個性像極我的外婆,
她的包容,化解了這歷史悲劇造成的傷口。
「寶島一村」中,
賴聲川導演編劇寫的真好,
流暢、緊湊,
看完180分鐘我仍然激動不已,
這是一齣代表族群融合的歷史性戲劇,
雖然主題嚴肅,
但卻深入淺出,用詼諧幽默,
生活小故事、街頭巷尾八卦、
榕樹下長輩們的國是論壇,
這些你我小時候的記憶,
就這樣被挖出來,
但是,心理回想的盡是美好,
看完心裡暖暖的。

片尾,
屈中恆演的老父留給兒子一封信,
以三句話作結,
這三句話句句刻到我心裡,
也許我沒有經歷過這時代,
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憂傷,
他對他兒子說:
「願你們此生不再如我顛沛流離,
願你們的此生一切平安,
願你們此生永遠不知道戰爭。」
未經歷過戰爭的我們,
垮掉的一代生下的我們,
也許不知戰爭是什麼,
但是也知道永遠都不要知道最好。
戰爭導致歷史的悲劇,
惟有愛跟包容能撫平一切。

感謝所有的演員,
你們的演出真的超棒,
是我近年看不輸給「貓」與「歌劇魅影」的台灣舞台劇,
這屬於我們自己土地上的故事,
當然由共同成長的你們演出最適合。

感謝王偉忠老師,
你的一個個故事,
都像是發生在那年台灣各地眷村、公務人員社區的故事。
真實得、相似的令人驚覺是自己身邊的故事。
從我母親的淚光,與鄰座一些老伯伯們的輕泣,
我了解這是我出生前三十年的真實。

最後感謝賴聲川老師,
你的完美劇本,
讓我ㄧ度忘卻被政客撕裂的傷口,
讓我用歡笑去彌補這歷史悲劇的傷痛,
讓一位位在座的觀眾,
把這齣戲帶回家,
找回那段酸澀甜苦的難忘回憶,
學會以包容來代替長久以來錯誤的意識形態,
了解身邊的你我,
以及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家。



[後記]
我買了塊寶島一村的鐵牌回去,
我喜歡這種舊式的味道,
雖然過去的記憶跟寶島一村一樣,
總是要說再見,
但是我希望,
這些永遠活在我們記憶中。

那天...我看寶島一村

上星期一

是我在廣告生涯中
第一次在6點半下班
懷著戒慎恐懼及愧疚的心情中
我趕去看寶島一村
會想去看最大的原因
不外乎是想藉著劇情回憶我逝去的青春
可是看完之後
我卻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慢慢的慢慢的沈澱
到現在我都還沒整理出個什麼來
心裡只是充斥著滿滿的回憶

表面上看起來
寶島一村上演的單單是一個村子里,三戶人家的故事
但在我看來
他上演的是全台灣無數個眷村,無數個人家的故事
而我們家也身在其中

有人說他們在看的過程中
隨著戲笑,隨著戲哭
而我眼裡看著戲,心裡確有無限的回憶及感觸
在一開幕時,聽到王偉忠的那段話
我的眼淚差點要壓抑不住
我想到當初爺爺奶奶也是這樣飄洋過海來到這個暫時落腳的地方
以為一下子就回去了
卻沒想到,最後卻在這開枝散葉,甚至走到生命的盡頭
我心裡一直在想的是,到底爺爺奶奶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他們想回家嗎?他們覺得生命有遺憾嗎?
其實我真的不得而知
當我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這待了20幾年了
當我想問的時候,爺爺卻已經離去
其實我也從沒想過是不是該問他們心裡的想法
因為我已經習慣他們存在在這個小島上
彷彿從一出生他們就在這裡
我已經習慣了他們對我的好,對我的關心
卻忘記問他們要的是什麼?
但現在問這些,好像又有點多餘......

我喜歡眷村
我喜歡那矮矮的圍牆
我喜歡那空氣中飄來陣陣的饅頭香
我喜歡那家家戶戶的大嗓門
我喜歡那一牆之內,小小的世界
我喜歡那重重的鄉音或是字正腔圓的國語
我喜歡那重情重義
那一切的一切,我都喜歡
但....我卻再也回不去了


轉自http://www.wretch.cc/blog/Karen1001/11949866

寶島一村笑與淚



最近電視台光陰的故事敘述著眷村的故事,

眷村忽然在這時代中,從被遺忘的角落裡慢慢的被大家一點一滴的回想起,

眷村的故事在電視上聽王偉忠述說不是第一次,

偶而在康熙來了節目中,可以從幾位眷村長大的藝人口中聽取一遍又一遍讓人動聽的故事,

不過從好久以前開始,王偉忠就想把這故事化為舞台劇,於是把他經歷過的種種說了幾十遍給賴聲川導

演聽,為的就是希望留下點什麼給這一代的人們,終於賴聲川導演聽到了這故事中可導的精隨與串起整

部戲的主軸,把眷村的發展與成長故事化為寶島一村舞台劇,

之前問了同事蕭小琳,加演場次票已賣光,原本抱著祈禱的心詢問,只好留下期待,

期待最後成真了,真的有人退票托售,在此要感謝蕭小琳的大力幫忙,

讓2009年2月就能看到如此好看的舞台劇,

劇中的歡笑不是喜劇電影可替代的,

每個腳色的故事有笑有淚,雖然當初從大陸來台,是不得已,

不過最後在此落地生根,發展出眷村的文化,

下一代更是融入了台灣,

有幸看到寶島一村,

也有幸見證此一歷史,

雖然我不是外省人,

但是本省與外省此名詞,

我想已逐漸在我們這一代漸漸模糊,

不知2-30年後,

現在剛出生的小孩,

是否還會聽到這些名詞,

但眷村的故事透過藝文的力量,

一定會細水流傳下去。


轉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I6AGxyWTHBJh0KqizyYY.A--/article?mid=2315

寶島一村_The Village

去欣賞了這齣舞台劇,編劇和導演是賴聲川及王偉忠攜手合作。監製是丁乃竺。

眷村文化對我來說已經是模模糊糊且陌生的了。但對祖父母及長輩而言,感觸卻是很深的。這是一個消逝中的文化,沒有了實體,只剩下口耳相傳,從老一輩的口中,常常聽到關於眷村的故事關於戰爭的無奈,讓我註定喜歡上那種舊報紙的味道以及一輩子反對戰爭。家鄉,我的家鄉是台灣了,但想像,如果有一天,我離開台灣之後,就30年沒有辦法回來台灣,我會如何想念"她"?

而因為戰爭,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這一群思鄉的人,又如何落地生根,逐漸將自己融入台灣的一部分?

這齣舞台劇的分支,來自於3個家庭,趙家、朱家及周家。從這3個家庭衍生出來的故事,卻像萬花筒一樣令人眼花撩亂。包括:鄉愁、戰亂下的友情、不被允許的愛情、親情、白色恐怖、愛國之心、同志情....等。許多情節是片面的,好像一個大家都想說的故事,你說一點、我說一點....不同的說書人角色,讓觀眾看的角度也不一樣,這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可以看到很多面很多不同的心情轉折,缺點是情緒上有時身為觀眾的我會跟不太上。也許這也是眷村文化的一種呈現吧!?

劇情有一種懷舊情感,倒不如想像中會以搞笑為主。Ending結束在一張"喀擦"定格的相片中。

花了500元,坐在最後一排的中間,看到了像聚光點的中心舞台,以及綿延上來的烏壓壓的觀眾,我恍若又看到一種人生的縮影了。

轉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zn5j2nGTQUfFbz3NnZNhLyM-/article?mid=78


各位【表坊】的老朋友們再度光臨寶島這一村~part2




寶島一村,遺忘在歷史洪流中的眷村記憶

其實早就想寫這篇文章,只是實在難以下筆。因為看完這齣舞台劇之後,久久不能自己!我必須整理完紛亂的思緒,才能寫。因為,它就是在訴說我的童年,訴說我父母親的童年,訴說我祖父母那一輩經歷的戰亂,如何在台灣從思鄉,到安居,到生根,最後枝繁葉茂的全部過程;如何從聽不懂台語,把台灣當成暫時棲身之所,到後來認清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歸鄉遙遙無期,最後把台灣當成埋骨之所,永遠留在這塊土地的心情轉折,忠實的呈現出來!
 我是所謂的「眷村第三代」,我出生的時候,就是在眷村長大。而我們的眷村,跟一般人眼中的眷村又不同。這是個獨一無二的眷村!正式名稱叫做「空軍北投眷村」,我們都暱稱它「空軍大樓」。因為這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物,除了一樓基座是大石頭打底,二樓到三樓,全是檜木建造,支撐整棟大樓的,是四根十幾個人合抱這麼粗的檜木樹幹,所以很穩。大樓內部,分成一間一間三四坪大小的房間。每一戶人家分得三四間房間。浴室和廁所則是共用的。一條走廊,兩旁加起來十個房間,可能就是好幾戶人家。這可真正是「雞犬相聞」了。我們家在二樓走廊最裡面的一間,餐廳位於走廊盡頭,比其他人家要多一點使用空間。要去公共廁所一定會經過我們家門口,常常聽到鄰居走來走去的腳步聲,在木頭地板上「軋~軋~」發出聲響,通常只要聽他們的腳步聲,我就能判斷,經過門口的是哪一家的誰。
 這大概是全台灣唯一的大樓型眷村。不論是學習騎腳踏車,還是跟鄰居小朋友打架,逃學,去後山玩躲貓貓。一直到我十七歲,大樓拆掉之前,我的記憶都在這裡。隨著台灣銀行收回土地所有權,加上空軍大樓眷村鄰居們,幾乎都搬光了,偌大的大樓內,只剩不到六戶人家,因此躲不開拆除命運,連百年古蹟都來不及報,就這麼沒了!令人生氣的是,直到現在,快廿年過去了,空軍大樓原址還是一片荒煙蔓草,任其荒廢!但是屬於這個獨一無二的眷村的記憶,就這麼一去不復返!只能靠少許的照片,以及曾經來空軍大樓取景的電影,緬懷它的風采!
 而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這齣舞台劇,講的就是眷村故事。從民國卅八年國民黨戰敗,撤退來台的混亂,軍人和眷屬分配眷村居住權的無奈,到眷村左鄰右舍雞犬相聞,毫無隱私的尷尬,寶島一村,忠實的表現出大時代的無奈。在這個眷村,有盜用死去同袍名字申請眷村的,有娶了台灣新娘的山東大兵,也有替死去同袍照顧遺孀的空軍軍官。故事橫跨三代,從寶島一村落成,外省人與台灣人語言上從隔閡到磨合,所謂的「眷村第二代」成長歷程,那個大家都辛苦的年代,物質生活匱乏,大家都思考著,要怎麼賺更多錢。父母親希望孩子多唸書,兩代之間的代溝,造成嚴重衝突;也有的眷村第二代,不滿台灣當時國民黨的一黨獨大,成了「反對運動」的急先鋒,當時稱做「黨外」,也嫁給了黨外人士……到眷村第一代的凋零,到寶島一村也逃不開被拆除的命運…….
 寶島一村要傳達的,就是在台灣島上,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都是台灣人!哪有什麼本省外省之分?
 看看那些經過戰亂的老兵,凋零了,往生了,大部分還是選擇埋骨台灣。台灣,是他們的最後故鄉,他們在這裡,組織家庭,有了兒孫。感情上,不可能斬斷對大陸老家的羈絆與牽掛,那裡有親戚,那裡有兒時故鄉的記憶,有成長的軌跡;但是在另一個感情的層面,他們接受了台灣,在台灣生活,工作,置產,發展。最後走到人生盡頭,還是選擇留在台灣,這個終點站。
 族群問題,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卻往往成了政客,攫取政治資源的來源,不論是深藍,還是深綠!也許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寶島一村吧!眷村,確實是一個時代下的特殊存在,也是台灣歷史上,最特別的一段意義 。大時代的悲劇,誕生了眷村,留下了許多人成長印記。它不只屬於台灣所謂「外省第幾代」而已,它確實是真真正正,只屬於台灣的特殊文化。

轉自 http://blog.udn.com/ska610/2555573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情人節禮物

太驚喜了
Mr.黃

實現了我當天無奈的玩笑話
[我想看寶島一村,不過票賣完了]

你要我轉過身
你要我閉上眼
伸出我的雙手

碰觸到信封
我以為是紅包

你靦腆的逃出門
我冷靜的睜開眼

擊動新時代(?)
原來你喜歡打擊樂(噗)

我打開信封
拿出了票

又花了多少錢
我的嘴上念著
斜眼卻喵到那

《寶島一村》




有什麼東西
又從我眼睛裡滾了出來

我想我卡小美的陰卡很深
哪有那麼多眼淚可以哭

我不知道你怎麼訂到票的
而且位置竟然還這麼前面

你真的真的真的
很過分(打)

不要再瓦解我的理性了
http://www.wretch.cc/blog/pinkblood/1369566

超重量級【寶島一村】全家福

誰要來了?謝幕後的後台又整裝待發?
原來...馬總統來啦!!
親民的馬總統一到後台,立刻跟每一位演員握手!
馬總統說:“真是嘆為觀止。又哭又笑。好看。“
不能例外的,來張大合照吧!
三巨頭也來一張重量級的合照!
丁乃箏導演親自送上《這兒是香格里拉》的邀請函~
馬總統看到婷婷,立刻上前說:「哇!我沒想到你演的這麼好耶!」
婷婷超開心的!!
這時,馬總統又說話了:「二毛呢?二毛演的真好!二毛在哪?」
ㄟ?二毛呢?合照完她就消失了~~
全場開始大叫:「二毛!!!美鈺!!馬總統找妳!!!」
二毛飛奔上台~
哇...二毛...妳紅了!!居然可以被馬總統點名耶...!!

簽名大會開始!我們準備了5本節目單給總統簽名,存檔用!
馬總統很nice的接了一大疊節目單過去簽~
偉忠哥對我說:「妳是不是打算po到拍賣上賣啊?!」
郎姐說:「原本一本199,簽名後,一本變230!滿好賺的耶!」
屈哥說:「什麼230?一本3600!用消費券買剛剛好!!」
我說啊...可愛的寶島村名們...時間很晚了...趕快回家睡覺吧!明天還有兩場耶!
大家是體力太好了是不是...?!

真的很晚了!馬總統晚安!!

補充:今天馬總統進場準備看戲時,全場鼓掌耶!!
大家一直喊著:「總統好!!馬總統加油!!」
超higi的~~
看到這場的觀眾,賺到了啦!!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我兒子們還沒看呢!

您好,
耽誤一些寶貴時間, 只想請問一個問題, 台北還會加演 "寶島一村"嗎 ? 因為我兩個沒機會在眷村長大 的孩子們還沒看呢 !!
日前有幸,接手別人無法欣賞的戲票, 但只有兩張, 只好老公帶我去看戲, 兩個兒子沒去看. 看完戲,心情一直難平靜, 於是從國父紀念館走到了安和路,才叫車回家.
回家後, 老公轉述了一點劇情故事給孩子們聽. 孩子們剛看過"光陰的故事", 對眷村稍有一點 認識, 孩子們翻閱著節目單, 一直問 "還會演嗎? 我們可以去看嗎 ?" 所以, 想問問台北還會加演嗎? 我兒子們還沒看呢! 他們算是眷村子弟第四代家屬喔!
我是眷村媳婦, 因為我先生是南港龍華四村的眷村子弟. 結婚前, 四村就拆掉了, 現在是捷運調度機場, 所以, 孩子們沒機會看看老爸成長的地方 -- 當年, 那個無奈時代下所形成的成長環境.
看完寶島一村, 老公提到在眷村拆掉的前一個農曆年, 所有已經搬離開的老鄰居居然不約而同回到村子過年,大家都心裏有數, 這是在這村子的最後一個舊曆新年了. 在怪手及挖土機開始動手拆眷村的那天, 老公跑回 去看, 發現回去告別眷村的人, 不只他一人, 還有其他村子裡的鄰居, 記得老公跟我提過, 當時他心中只有 一個念頭 "我的家呢? 我出生就在這兒, 現在都沒有了, 後怎麼辦?", 心中很無奈,也很不踏實! 眼淚都快逼出來了, 所有的兒時記憶從此只能鎖在心中了. 其實當時我不是真的很了解他的痛, 因為我是本省人, 整個家族在台灣早已落地生根很久了, 我的家族中, 親人們為了念書或工作而遠離父母家鄉東奔西跑到各個城市或國家居住是很平常的事情. 像我自己在台灣就住過五個城市, 我父親年輕時是船長,常不在家中, 所以, 我很習慣流浪來流浪去或者家人跑來跑去的感覺了, 我還安慰他說這沒關係, 再找一個喜歡的地方落腳就好了.
那晚, 我真的很明白他心中的痛了!! 所以, 想讓兒子們了解當時時代的無奈,不得以下的村落是怎麼形成的, 老爸是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的. 現在很多事情, 學校歷史課社會課不太說得清楚, 只能這樣讓孩子們 明白時代的無奈造就了怎樣的人文產生. 所以, 想問問 台北還會加演 "寶島一村" 嗎 ? 我兒子還沒看耶!!
謝謝 !!
眷村媳婦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寶島一村---沒有謝幕的感動

演員輪番的謝幕,就如同每次演出結束後那樣
深深的鞠躬,一再的感謝

幕已落下,我想若不是萬芳在最後說了外頭有寶島一村的包子給每個來觀賞的人

那麼,我猜測,應該會有很久的一段時間,人們不想離開


眷村這個台灣獨有的記憶,正逐漸的因著城市更新、都市計畫而逐漸的消失
去年不斷的在媒體上談眷村的王偉忠將這樣的故事呈現在舞台之上

從一再的加演與滿場,我們看見這個稱之為『表坊年度大戲』的成功與精彩

不同於以往每次看戲的經驗,這次,現場不只是20歲的學生、30歲的上班族
更多了白髮蒼蒼的老公公、老婆婆
年齡層分布的廣闊,表示說故事的賴聲川導演
必須要更完整的演繹,來敲動每個歲月的主人

從謝幕的掌聲,我相信,他們每個工作人員、演出人員,做到了


我感慨萬千的看著這樣的人生真實的上演著

看見他們滿懷期待的年夜飯

聽見他們哭有人來不及,就在這個尚不能稱為『家』的土地長眠
然後他們習慣,他們迎接新的生命,那一個個名為台生的孩子,在那個時代被叫喚著

然後時代的巨輪毫不仔細的將他們一個個碾碎,然後他們哀哭『蔣委員長』的逝去,他們悲泣無法回家的噩耗,『誰,誰來帶我們回家哪!』


於是他們被迫著的,或是習慣著的,或是不知不覺的將這塊地方內化成了家
趕上的或趕不上的,都一併的在大陸開放探親之後,回到了土地
然後他們茫然的看著前朝與今朝,哪裡,才是他們的家?

這已經陌生的故居,抑或是已經生活逾半輩子的寶島

他們,是外省人,在寶島上被稱作客居的

他們,是台胞,在故居出生的土地上被稱為過客的
家,不只是概念的抽象,而是實際的依戀

他們也許回到了家,也許沒有
但誰在乎呢?看到了日夜思念的人,活著的,或死去的

誰還管呢?只惋惜只感嘆那戰爭分割的國土,也一併切割了情感與記憶


到底是我們劃分了彼此,而不是那活在裡頭的界限


淚眼朦朧的看著台灣的成長
從光復、戰後、戒嚴到自由

台灣的人們,哪個不付出了


幕,謝了
燈,亮了


可是那感動,卻沒有結束。
By Blaustern
(http://www.wretch.cc/blog/blaustern/12600578#comment235031492)

特別版的《寶島一村》全家福

《寶島一村》開演以來,很多的大人物來看戲,
創造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全家福~
繼之前劇院演出時的<青霞版>.<郝伯伯版>.<美青夫人版>.....等,
我們會持續為大家找尋更多的新版本~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幾張喔~!
哎呀~
要趕去國館了~
明天再來為大家解答囉!!
不過....
應該很明顯了吧.....

各位寶島的老朋友們再度光臨寶島這一村~

從十二月五號至今,《寶島一村》持續發燒~

國館加演的十五場,在大家的支持之下,一票難求~

眾多【表坊】的老朋友們也紛紛現身,表達支持之意~

在滿滿的人潮中,

我們發現了第一位...

卜學亮--亮哥

繼續搜尋之下,第二位出現了

蔡燦得--阿德

再來~繼續~又發現了~!一對母女檔~

噹噹噹噹~

DD姊和萱萱--范曉萱

好啦~各位拍完照應該要進場準備看戲吧~~

ㄟ...怎麼還在?

原來發現了我們的門牌鑰匙跟磁鐵~

一下子又買了一堆鑰匙圈.磁鐵跟寶島T!

哈哈哈~~

謝謝各位的大力支持啦~!!

我們會繼續努力搜尋更多的好朋友們~

放上來跟各位分享的!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十年

1999年我們在國父紀念館看《暗戀桃花源》,
2009年,我們再次看了《寶島一村》。
一樣的精采的表演工作坊,
一樣令人激賞的賴聲川導演,
也一樣窄小的國父紀念館座位;
只是,還是一樣的我們?

十年了,
我們都各自擁有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
慶幸我們都不再留戀那些失去,不再遺憾那些錯過。
現在的開心、現在的幸福才是我們珍惜的。

再十年,
『現在』也會成為回憶,我們都珍惜的回憶。

然後,十年後的我們,還會一樣嗎?

有人說『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
而我們是愛看戲的傻子,也都成了自己人生劇本裡的瘋子了!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A Village you won’t forget

by Adeline Chia
Art Reporter
The Straits Times / 9th February 2009
Singapore

Emotions are so real in this stunning epic that people are left crying and laug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few productions that sweep Singaporeans, who are known for their cool restraint, into an almost full-house standing ovation when the curtains fall. The Village is one of them.

Stan Lai, most famous for 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 has created a stunning 3 ½- hour epic, an exhausting but nourishing journey that left audiences laughing and crying – some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Village is set in a Dependent’s Village in Taiwan’s Chiayi, where Kumintang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flee to during the 1949 Chinese civil war.

At night, using the stars to navigate, the officers look out towards their home provinces in China, expecting to return some day.

Butt they never do, and the Formosa #1 Village in the play eventually becomes a home they did not choose but grow to love, and later, it is a home their children cannot wit to leave.

A delightful motley crue of characters populates the play; the reprimanding mothers, the helpful but sometimes helpless fathers, brusque sons, the nerd, the belles from the neighbouring village and a mysterious slow-walking Madame Lu with her companion who never speaks.

It is easy for this production to fall prey to sentimentality, as it is explicitly a form of documentary theatre based on these fast-disappearing villages. But as a playwright, Lai knows how to tell a story and let it speak for itself.; as a director, he knows how to orchestrate shifts in emotions and to stage a play with visual aplomb.

The script is a series of sketches linked together by narrators, not the most original of structures, but there can be no complaints about the sophistication of the sketches.

Lai calibrates the scenes sensitively. Conversations between lovers in the bomb shelter are quiet and tender while rowdy scenes of mayhem turn into exciting feats of choreography.

From high comedy to high tragedy, the emotions are genuine, never ersatz.

There are delightful segments where the men sit around having their “political” debates.

Many laughs are milked from whether Dai Li, the formidable head of the Chinese secret police, is dead.

The villagers’ tearful temporary return to China 40 years later, filled with heart-wrenching reunions, broke hearts in the audience.

Especially skilful – and what saves the play from being a soap opera – is the element of the unexpected.

Within the same scene, an innocuously jokey situation can turn ugly, like a sly twist of the knife you never knew was there. (Without giving too much away, let’s just say watch out for the scene about making a $10 coffin.)

Of course, credit for the success of this play must also be given to an excellent cast, defined particularly by the actors who play the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s.
Crosstalk actor Feng Yi-gang stands out for his performance of the slightly gormless but loyal Xiao Zhu with the Shangdong accent.

Playing Zhu’s wife, veteran singer Wan Fang is outstanding as practical Taiwanese woman who marries into the village.

The other impressive performances are sung Shao-ching as Zhou Nigh, a helpful, smart-alecky pilot who quits flying; TV host Chu Chung-heng’s heartfelt portrayal of Lao Zhao, the cheerful, happy-go-lucky husband to the hysterical complaint queen played with gusto by Ann Lang.

On a simple but evocative set, consisting of skeletal house with no walls, the actors capture so well the spirit of these village communities that, unself-consciously, they also tap into a larger story of human struggle and survival.

When the play ened, I realised I had scribbled very few notes.

I had been so caught up in the joys and trials of these families – sometimes so choked up with tears – that I had found no words were necessary to remember The Village by.

令人難忘的一村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 2009年2月9日
Adelina Chia 新加坡報導

劇中的真實情感,讓觀眾在觀賞完這樣一齣精彩絕倫的故事後會含淚而笑。

能夠抹去新加坡人心中冷靜的自制力,甚至還讓新加坡人在劇終時,全場起立鼓掌的作品實在不多。然而,《寶島一村》就是其中之一。

因《暗戀桃花源》一劇而極富盛名的賴聲川,創作了一齣長達三個半小時,讓人精疲力竭卻同時滋潤心靈的旅程給觀眾。讓觀眾時而笑時而落淚,甚至邊哭邊笑著觀賞。

《寶島一村》的故事背景是在台灣嘉義,一個國家為當時1949年戰爭而到台灣來的國民黨軍人及家眷們所提供居住的一個村子裡。

在夜裡,士兵們藉著天上的星斗來判斷遠在中國的家鄉的方位,並期盼著將來返鄉的日子。但是,這樣的日子卻是遙遙無期。 從開始的別無選擇,到後來他們漸漸愛上這個慢慢變成家的《寶島一村》,然而,卻也成為他們兒女們迫不及待希望離開的家。

嚴格的母親、時而有用時而無能的父親、粗魯的兒子、書呆子、美女鄰居,還有神祕的陸老太太以及她那不苟言笑的保鏢等等活潑鮮明的角色性格豐富了整齣戲。

這是一部很容易掉入搧情主義的製作,因為它擺明是用紀錄式的方式呈現快速消逝的眷村,但身為劇作家,賴聲川深知如何說故事,更懂得讓故事自己說自己;身為導演,他懂得如何像交響樂般的轉移情感的流動,以及如何導出一個視覺效果精彩的戲。

整個劇本是由不同說書人串起的場景組合而成。這不是什麼有創意的架構,但是每一個場景精緻的安排卻令人無從挑剔。

賴聲川細膩的處理每個場景,他讓防空洞內愛侶的對話平靜溫柔,更讓混亂的打架場面變成一場讓觀眾興奮不已的舞蹈。

從高等喜劇到高等悲劇,戲中的情感總是誠懇,從不虛假。 男人們圍坐著辯論政治的片段非常精彩,劇中人八卦著中國秘密警察戴笠的生死之謎,引來不少觀眾笑聲。而四十年後眷村人返鄉探親的場景更是充滿淚水的感傷,也深深感動現場的觀眾。尤其精彩的—也是讓整齣戲不流於連續劇俗套的—是導演高度的運用不可預知因素的技巧。

在同一個場景中,一個無傷大雅的笑點可以突然變質,成為暗箭擊中觀眾。(先不透露太多,就提醒您注意十元棺材的那幕場景。)

當然,這齣戲的成功一半也要歸功於優秀的演員陣容,尤其是飾演眷村第一代的演員們。相聲演員馮翊綱因飾演傻氣卻忠誠,並帶有山東口音的小朱而表現突出。 資深歌手萬芳飾演小朱的老婆,她完美詮釋一個嫁到眷村的台灣女人。另一位表現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宋少卿,他飾演的周寧是一個熱心卻自以為聰明的退役飛行官。電視主持人屈中恆用忠良來詮釋老趙,而郎祖荺則飾演她太太,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丈夫和一個歇斯底里愛抱怨的妻子。

佈景簡單卻能讓觀眾完整意會場景,基本上是婁空沒有牆壁的房屋骨架。舞台上演員們如此完美的體現眷村精神,使他們不自覺的同時引出人類掙扎和生存的大故事。

當劇終時,我才發現演出中我只做了少許的筆記。原因是我完全融入劇中各家族的喜悅與磨練—經常落淚哽咽—以致於我發覺我不需要任何字眼來幫我記住《寶島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