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寶島一村:外省人的懷舊出口

民生@報╱民生@報 2008-12-15 11:00

2008年,台灣出現兩座文化紀念碑,都與消失的門牌有關。一個是電影《海角七號》上消失的門牌「海角七號」;另一個是「寶島一村99號」,來自2008年票房亮麗、2009年2月即將加演的舞台劇《寶島一村》。

表演工作坊新作《寶島一村》票房熱賣,在本土化的社會潮流中,帶著一股反動的色彩。是的,即使最貧窮、最鄉土的台灣庶民生活、甚至曾經被殖民的經歷,都有值得被懷念的價值,1949年以後發生在台灣、而近年快速凋零的眷村文化,也有被保存與紀念的意義。

在本土文化的懷舊熱潮中,外省族群是被遺忘的社會組成。不論電影或舞台上的戲劇,只要描述1949年以前的生活狀態,外省族群都是「局外人」,在他們的生命經驗中,對那時的台灣完全沒有記憶,何況這些作品在銀幕或舞台上的呈現,多半以台語發音。即使為了欣賞藝術而走入戲院或劇場的外省族群觀眾,可以順利聽懂台語對白,那種被拒於千里之外、或區分你我的差別感覺,鐵定不會令人好受。2008年台南人劇團的作品《閹雞》,或這幾年走紅的綠光劇團、吳念真作品《人間條件》系列,多少都有這樣現象,以台語和觀眾搏感情的同時,忽略了另外一群觀眾的感受。

《寶島一村》是導演賴聲川和綜藝節目製作才子王偉忠合作的結晶。他們都是外省人,用這部作品在舞台上,紀錄這個族群曾經在大時代中經歷的故事。賴聲川以他熟練的編導和舞台技術,加上王偉忠活靈活現的說故事本領,將一個虛構的「寶島一村」放大為外省族群在台灣一部分的生命史,其中有悲有喜、有無奈,也有值得下一代反省之處。

戲的上半場,看似許多短劇片斷組合,雖然彼此的關係有些鬆散,但這些段落都是歷史的切片,刻畫著時代的定格。而這些小人物命運的轉變,也和時代的變遷無法切割,例如蔣介石去世那種如喪考妣的震驚與難過,與其用政治的話語解釋成「對極權統治者的愚忠」,不如看待成眾多外省族群被迫放棄回家的想望、拋棄思鄉情感的痛苦撕裂。而戲的下半,將多線故事逐一收尾,我們看到了眷村的告別和拆毀,而在一片歡樂的春節聯歡會中,我們看到戲中人物盡釋前嫌的救贖,以及外省人的重生契機。

外省人的重生來自與台灣社會的融和。因為眷村不再,劇中「眷村裡的人永遠走不出去」的詛咒消失,眷村不再是外省族群在台灣自我畫限的居所,外省人的生命篇章在竹籬笆拆毀之後完全改寫。走出眷村之外的外省族群,不論第一、二或三代,真正站在台灣的土地上生活,成為「台灣人」的一部分,就像1949年往前400年間所有來自大陸的移民一樣,以台灣為家,順著時間的流動,往下繼續譜出家族歷史的續篇。

在演出的劇場裡,可以看到許多外省人的老先生、老太太在座,隨著劇情哭泣掉淚。懷念過去歲月,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從戲劇中看到自己曾經走過的歷史,是族群對立之下的心情壓力出口。《寶島一村》從記錄一個眷村的故事出發,用眷村生滅描述了一個時代的演變,用戲裡小人物的故事,了卻外省族群不被了解的鬱結。它不是一部只演給外省人看的舞台劇,它同時也讓對於過去被壓抑歷史含著悲情的台灣人,得以了解同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外省人,其實一樣歷經了滄桑的歲月。

《寶島一村》除了是舞台上另一部精采的大師作品,更是一座見證台灣社會轉型、不同族群彼此諒解的紀念碑。


本文轉載自:http://n.yam.com/msn/international/200812/20081215644137.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