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寫給賴聲川老師的一封信:“寶島一村”觀後感。

賴導演:

你好。

昨晚看了你在2009 新加坡華藝節裡的“寶島一村”,
在劇場交流的那一刻,我很想站起來對你說:
“這真是他媽的好戲。這是你來新加坡這幾年最能夠挑起我最多共鳴的一部戲。
我感謝你們。讓我看了,又哭又笑。
謝謝你們。賴聲川導演,你是我的偶像。我是你的影迷。謝謝你。”

這樣的心底話,我不敢站在觀眾席對你說。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很抱歉。

我想,台下不出聲、不發言,可能也參加你好幾次的劇場交流的觀眾,
願意在晚上十一點多還留下來聽你們說話的人。
一定也有著像我的心聲。

我為何如此喜歡這部劇?
這部劇對我有何思維上的沖擊?
讓我一一告訴你。
太多了。我知道我說不完。


***


1。家。

整個過程,我們都在談家。
雖然裡頭的家都是以台灣眷村來做背景。
可是,對於你在台上三戶家的設計,我很輕易地就擁有了共鳴。

那些簡陋的木屋、我的童年回憶裡頭也有如此記載著。
我出生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小鄉鎮,她叫和豐。
我們家鄉的木屋與木屋的緊密聯系程度是到連說一聲悄悄話,
左右鄰居都可以聽見。
畢竟它只是以木板或者鐵絲網來分隔著。

一個這麼簡陋的屋子,盡管時代洪流不斷沖擊我們,
時間洗刷久了之後,
這一間屋子的空間擁有了我們的情感、回憶、掙扎;
容納了我們這幾十年的一切;我們決定稱之為家。

就像老趙在台上對小毛最後一幕說的:“這裡就是家!”
我的心裡被震動了,雖然我坐的如此遠。

可是,唯一我們和你們的分別是……
我相信我們從中國南下的祖先,並沒有像你們的對白:
“是啊。再多一年,我們就可以回家鄉了……”

我們的祖先都知道是因為家鄉太困苦了。沒有一口飯好吃。
所以寧願跋山涉水,老遠從中國南下,來到東南亞。
他們知道即使有一個家鄉等著他們,
他們也已經做好了一個心理准備。
“一切必須從頭開始!”

劇場一幕又一幕上演著;
我看到你們和我們的祖先的動機都是如此單純:
“我們就是要在這塊土地裡繼續活著……”

想到我自己。我是一個馬來西亞人。來到新加坡從事輔導工作。
當初我也是說:“沒關系。來這裡試一試。
如果不順利的話,兩年後回去吉隆坡居住,也沒有損失。”
一住竟然也住了八年之久。

你問我要回去家鄉過晚年嗎?
我目前還想要成為新加坡公民呢……
必然,這裡的空間(我現在的狗窩、社區、職場)容納了我這八年許許多多的體驗。
也必然記載了我從20多歲到30多歲之間的生活足跡。
那是一個黃金歲月的燦爛生命。
竟然在新加坡這個國度記載了這些……

因此,到底哪裡才是我的家?
我一時都答不上來。

我的家鄉。
我目前居住的城市。
還是我心靈的依歸是我的家。
我想:答案肯定是這三個的結合體。
我的家是這三個地方的融合體。
才能在我心裡成立,稱之為家。

感謝你讓我在劇中許許多多的角色裡頭,
讓我看到大家是如何在“家”這個定義裡頭,
不斷尋找他們的定位以及方向。

老的一輩想要急著回老家。
少的一輩想要急著離開家。
無論如何,他們還是以自己的家來做為時空上的基准。(reference point)。


***



2。包容


兩岸關系開始開放交流之後,
他們終於可以回國探親的那一幕。
是我的眼淚流的最勤快的一幕。
張力太大了。


老趙去世。兒子替代已逝的爸爸回鄉探祖母。
小朱帶著朱嫂回鄉見自己的大老婆、孩子以及孫子。
周寧獨自一人回鄉見姐姐、還祭拜年邁已逝的父母、還有那因飛機墜落而去世的同志愛人。
三場戲在同一幕演出來。

這一幕戲,張力太大了。

小朱的堅守秘密。
朱嫂的心理調適。
周寧的對當初那個同志伴侶的忠誠。
老趙媽媽的憤怒。

在他們的生活日常上,完全沒有辦法感受得到。也看不出來。
就只有在他們的內心不斷回旋……

雖然你都在劇場一開始就留下一些鋪排。
我也知道到最後故事會演變成這樣。
只是沒想到,你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一些燈光從上打下。
背景黑色。
三戶家。依然是三戶家。
已經沒有了那一列木屋。
只有這三個人在中國的家人等著他們回家。

老趙的在最左邊。
小朱的在中間。
周寧的在最右邊。

讓我感覺到你的劇場有一個魅力。
那個魅力是:“接納”
你能夠接納所有的愛在不同的form裡頭在同一個時間出現。

倒不如說:你從你的或者別人的生命裡頭看到,所有一切都是共存的。
悲傷以及快樂。
愛以及恨。
很多事務都是共存的。

讓我感覺到不管是怎樣的愛,對你而言,都是如此的真實而且平凡。
不需要judge。不需要judge。
不管他是一夫兩妻、同性戀愛情;你都包容。
用如此平常心把他呈現在舞台上。

在如此平常心之下呈現,我更能夠感受到那些角色背後的掙扎。
也更能夠引起我們台下觀眾的內心掙扎。

哪有主流的社會?
大家都有心事……
大家都有說不出的苦呀!

就這麼輕易在你的劇裡頭流露了出來。
那“愛”裡頭,依然有一種酸酸的難過摻假著……

周寧大力地跪在地上,第一次祭拜去世多年的父母。
最叫我難過。
雖然我從來不在日常生活上,這麼大幅度地表達自己內心深層的情感。
可是,那個共鳴點,已經超越了任何言語。


****


3。掌控


人類在不如意的時候,就是我們失去自主的時候。
我們的生命常在掌控以及失控之下,不斷搖擺著。
如意的人生,就是意味著我們有能力預算它如何搖擺。

從這個劇場裡頭,我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
或許說這個劇場三個小時半對我的展現之下,
不禁讓我想到:“掌控”這個主題。

老趙的那一代人物,感覺上是被動蕩時代搖擺的最厲害的一群。
掌控能力極少。可是卻也不承認生命其實已經失控。(無法回家鄉)
在搖擺的當下,不斷積極做出生命步伐的調整。
讓我想到,當我們的生命失控的時候,
我們還是極力想辦法找出出路。
雖然它已經無法讓我們回頭掌控當初我們想要的。
可是,不斷極力想辦法活著,掌控程度將會逐漸回來;加強。

大牛的那一代人物,感覺上他們的世界觀是不斷開拓。不斷擴展。
開始讓我們感受到世界大同。世界愈來愈小。
感覺上,我們的自主力強了。掌控能力多了。
可是,生命的本質真的允許我們事事都能去掌控嗎?

老趙劇終前對著小毛說的那一番話,
感覺上就像我的爸爸語重心長對我說話。
雖然我爸爸從來也沒有這樣做過。

老趙說:“人的一生遭遇;人怎麼可能估算呀?”
How a man can predict the happening of life? 

我想,我拿到了昨晚我要的意義了。
這一句話,我聽在耳朵裡。記在心裡。
是呀。
人的一生遭遇,豈可凡夫俗子可以預測呀?

我一直以為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一直以為我和別人不同。
我擁有不同面向的talent。
我是優秀的。
不斷自己在心裡和其他老同學、同事們、老師們來做生命成績的比較。
我喜歡完美的感覺。我人生追求完美。
“完美的人生”代表有意義、有掌控、有自主、有優越、有滿足的感覺。

一路上,完美主義的作祟讓我吃了許多苦頭。也讓付出了許多的代價。
思維甚至到了一種地步,
有掌控的生命 = 有自主的生命;
再延伸的想法,
有自主的生命 = 有尊嚴的生命。 
(having control = autonomy = dignity)

我是這樣整理我生命的思維的。

可是,就像老趙所說的:“人的一生遭遇;人怎麼可能估算呀?”
我非常有共鳴。

生命一路上不預期的遭遇,讓我感覺好累。好累。也好苦。好苦。
這樣的累以及苦;讓我不得不承認“完美這回事根本不存在。”
somemore,在生命裡追求不存在的事務,我還得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最近,(這三五年)我學會了欣賞苦難。接受缺陷。包容以及尊敬我無法掌控的一切。
畢竟,:“人的一生遭遇;人怎麼可能估算呀?”

到底是誰在估算?
不是神。
也不是大自然。
也不是業報。
或者這樣說會有一點極端。請允許我。

我想,是時間。
時間的洪流在估算著我們。在看著我們。

可不是嗎?
你在你的劇場上,讓四五十年的光陰濃縮在三個小時半裡頭;上演著一切。
這樣的濃縮,更看得出人與人之間連接的張力以及壓力。
更看得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交戰以及接納。
是時間在估算著我們。
是生命在展現著我們。

我們竟然是這麼被動。
可是,失去掌控的生命並不代表我的生命就沒有尊嚴了。

看了你這一出戲,
我想:
我最大的學習是“有掌控” = "有自主"可是並不等同於"有尊嚴"。

即使我對我的生命沒有了掌控;沒有了自主;
我的生命還是值得被尊敬的。

我這樣說,你又懂多少呢?
沒關系,
就像你去年在《如影隨形》的劇後交流所說的:
“你從這一部戲拿到什麼都取決於你從哪一個角度切入。”


****


4。愛


不管外在如何運作、時間如何催促;
生命的一些內在本質;它們是永久的而不退色。
雖然他們常以不同的 form 出現。
這裡頭除了尊嚴,也包括愛。

看你的劇,常能夠感受劇中裡頭對愛的展現以及感染。
不管是親情、愛情還有友情。

也發現你很喜歡從生死這個部分切入。
你近來的劇,很喜歡從這個部分切入。
可能和我的工作很相似。
我是一名從事臨終關懷的醫療社工。
我也在自己的職場上,
感受到病人以及其家屬面臨生離死別的不捨以及關愛。
你看到的,也是我常看到的。

老趙當初只花了十塊錢向小黃求了一副棺材給剛去世的岳母。
時間一刷,老趙的兒子:小毛長大了。
小毛去拜訪年邁的小黃,同樣的,懇求小黃做一副棺材給老趙。
小黃二話不說,站起來,用手搭著小毛的肩膀不斷點頭、不斷點頭。

這叫人感動。

我想說:“人類的一生成就,又豈可能用金錢(名利)去估算呢?”
當初的老趙,一生中,就是不斷為別人著想。
付出的一切,每一個眷村的人都一一看在眼裡。

小黃如果當初計較那區區的十塊錢。
我想他損失的不是那些錢,而是一段如此深厚的友情。
可是,我們這個社會,又有誰還會用這樣的標准來衡量生命以及關系呢?
那些抓不回來的社會優良價值逐漸離我們遠去,讓我感覺對這個世界很害怕。

所以,我希望我不是如此觀看你的戲而已,
而是希望也能夠把你的一些訊息內化在自己心上。
用在我的生活上。

畢竟,人在世上,如果沒有愛,怎麼了得?



***


一口氣。花了一個小時多。
寫了這麼多給你。

其實,也只是想說:“感謝您”
不管你看不看得到這一篇文章;
也真的只想對你說:“感謝您”

想告訴你:
這幾年以來,(我在大學時候,也就是十多年前就看了《暗戀桃花源》。)
你的《暗戀桃花源》、《賴聲川的創意學》、《寶島一村》;
不斷在我影響著我的生命。
尤其是《賴聲川的創意學》,不只看了七遍,而且還有你的簽名!

感謝您。
一個透過戲劇影響我的生命的老師。
您很棒!



以量 祝福你
二○○九年二月八日星期日
上午9時51分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本人是對岸80年代的年輕人,雖然沒有機會親臨現場觀摩演出盛況,但光是看其他觀眾發表在各自blog上的觀後感就夠讓我感動的了,眼淚在閱讀的過程中止不住的一直往外流。非常感謝偉忠哥、賴導以及表演工作坊的眾演員給大家呈現了這麼一部深刻感人的好作品,希望你們也能充分發揮在中國大陸這邊的影響力,積極對掌握戲劇演出生殺大權的文化部或中宣部的官員們進行遊說,假如能在不改變劇情而知對若干對白進行變動的情況下使這部大戲能在全中國各大城市巡迴上演的話,那肯定會對中國大陸社會造成巨大衝擊,劇中那些真實、不做作的情節會使大陸人民對於近代歷史的認識、思考變得更為的客觀、更為的深刻,也能促使更多人更多的瞭解臺灣,瞭解臺灣人,以戲劇這樣一種比較軟性的方式,相信對促進兩岸的和解,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是會更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