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賴聲川用電視帶觀眾“回家”


9月25日,由台灣著名導演賴聲川執導的話劇《陪我看電視》在深圳首演。作為央視華匯時代劇院年底的開幕大戲,《陪我看電視》是賴聲川首次純粹以大陸的時代背景和風土人情為題材創作的新作品。它記錄了中國大陸那個年代有趣的故事,動人的情懷以及共同的記憶。

《陪我看電視》從一台9寸黑白電視機出發,帶領觀眾經歷和感受中國大陸近30年的變化。從1980年的北京開始,這台電視機走過了西北農村、都市垃圾堆、南方成衣工廠以及上海的豪華別墅及酒吧。通過它,觀眾可以看到一群改變著自己的生活,也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風風火火打拼的普通人的心路歷程。賴聲川擅長從小處著眼,用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戲劇手法,探討變化中的人們和不變的人性問題。《陪我看電視》無疑延續了這種風格。導演用溫暖、懷舊的手法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劇中的每個段落都充滿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印記,《血疑》、《上海灘》這些曾經造成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思念》、《美酒加咖啡》這些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貫穿全劇,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熟悉的元素和記憶做基礎,才使得該劇能引領人們用相同的情感和方式去探討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得失。

在這部戲中,得與失這樣的問題擺在了每個人的面前:文工團的小李走穴獲得了金錢上的成功,卻失去了曾經和妻子患難與共的那份恩愛;農村的老張做生意得到了富裕優越的城市生活,卻失去了夜晚看星星的樂趣;成功的人要去極度空虛酒吧找樂子,而被世人同情的流浪漢卻過得充實自在。這就是物質文明的進步帶給無數人的困惑。優越的物質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乃至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在繁華喧囂的都市裡,或許只有在心靈極度安靜的時候,人們才會追問自己:這麼多以來,你究竟失去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正在追求什麼?

《陪我看電視》為觀眾提供了這樣一種特定的氛圍和情境,去幫助人們才會找回那份失落。這失落有可能是人情的淡薄,有可能是精神的疲憊,有可能是對愛情的麻木。正如劇中的小李,身邊陪伴著無數的美女,可是他卻記不得她們叫什麼,只能用“那誰”來代替,而他並不願意提及的妻子卻是他心中永遠的牽掛。就像小時候的童話書中《小王子》告訴我們的,世界上的每一朵玫瑰都是相同的,只是因為你為其中的一朵付出了心血,它才顯得與眾不同。並不是成年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而是物欲橫流的社會常常會讓人們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賴聲川巧妙地用電視機這一特殊的載體,帶領觀眾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回歸到人性最純真、最美好的天性。劇中的電視機“小寶”有時與劇中人物對話,有時又仿佛訴說著自己的心事。作為一個對物質沒有需求的“局外人”,他冷眼審視著人們,看著這30年以來的滄桑變化。在這裡,它已經不再不是一台普通的電視機,而是一個幫助觀眾尋找精神家園的文化符號。(楊楊 胡建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