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觀眾迴響---如影隨行—在某個之間

楔子:在生與死的中間,有一個過渡期,佛家稱為中陰,如果要解釋這個概念,或者我們可以說,在「之間」,至於什麼之間,不清楚。在中陰的階段,是靠著自己往昔的行為業力,在五趣六道中去找他的緣份轉世。有時候是隨著重的業力去投胎,有時是隨念的業力去轉世,有時是隨著習慣記憶,朝著印象深刻的地方走去。

二00七年冬,12月28日。我在國家戲劇院。

「你認不認識一個人,最近往生了,但不論你認為他該去哪裡,因為某些因素,他始終到不了那個地方?」

我記得以前學生時代住在淡水,租了一間套房,那時候不知道怎麼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熬夜,因為沒有對外窗,暗無天日,在睡醒和睡著之間,根本不清楚時間,彷彿時間停滯了,而我就這麼一直不斷的昏睡下去。而有另外一次,我記得我因為每天睡覺都聽相聲睡覺,有一回聽《台灣怪譚》,因此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夢見我在聽《台灣怪譚》的現場,就算離開了現場,還是有人接續的講《台灣怪譚》給我聽,包含路人甚至朋友,不論我怎麼逃,身邊的人都開始講《台灣怪譚》的台詞,我拼命的逃走,直到有人把我拉進一個小巷子,我看到那群追著我講《台灣怪譚》的人往前追去,那人告訴我,他們都怪怪的,我才開始慶幸,卻看到那人陰側側的笑,然後又開始講《台灣怪譚》,因此在我醒來之後,這個夢一直讓我記得,有一陣子不敢聽《台灣怪譚》。這兩個經驗都讓我聯想起,我那時候好像卡在什麼之間,至於是什麼之間,我也不清楚,連我怎麼到了這個地方,我都覺得模糊。

表坊的劇,一向必看,沒有特別的原因,必看就是一種原因。《如影隨行》這部劇,在劇情上敘述了一個刑事案件,只是夾雜了很多神秘又隱晦因子在裡面,劇情的部分我就不談太多,但這部劇讓我不斷回味的卻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問題,不過別擔心,也不需要太進入哲學層次。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的存在,我們並沒有感覺,看到劇裡面那些處於中陰的人和現實的人不斷走動、交錯,我不禁認為,如果不涉及神秘的領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我們來說,就如同處於中陰一樣,他的存在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即便我們每天見面,卻如同沒有見過面,生活像是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不管我們怎麼想用力回味,卻一直沒辦法歸類。在劇當中,Yea是LULU想像出來的人,因此這個人對LULU來講,是有意義且存在的,浩帆是夢如想像出來的人,所以他對夢如來說,比她老公更真實,甚至連吉兒也能夠把他當作真實。這種選擇是很悲哀的浪漫,悲哀的是他沒有辦法在生活上找尋到一個可以讓他感覺真實的人,浪漫的是他至少有讓他感覺真實的對象,因為很多人即便沒有讓他感覺真實的對象,卻也放棄了這個掙扎,在共享秘密的過程當中,吉兒和夢如締造了一個他們自己存在的空間,至少他們在裡面是快樂的,雖然這個快樂就如同毒品一樣,越沈醉越痛苦。

現象學講「互為主體性」,或許我們可以體認,常常很多人的存在,都是為了某人,很多人活著的存在都是因為某人才能有意義,老師為了學生存在,長為了短存在,黑為了白存在,有點像是道家的相對性,但是如果不深入的談,我們可以想像這種互相存在的感覺,不是一種依賴,卻是一種依靠,依靠著我們所在乎的對象存在著,因此在劇中,即便是被想像的人,也能存在著,雖然我們不免為了這些被想像的人的存在而感到悲傷,但是真正應該被悲傷的是那些依靠想像之人而存在的人,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感到孤獨,讓我不免想要大聲疾呼,原來我們在這個世界,是否到最後僅能孤獨又陌生的存在著?

劇情裡,夢如、大橋、真真這一家子都處在中陰,但是他們的狀況不太一樣,夢如在中陰的原因是為了等待大橋和真真,大橋在中陰的原因是不想認清自己的生命已經結束,真真在中陰的原因是一種等待果陀的消極,我在看到最後那盞刺眼的燈引導著三個在中陰的人離開,心中油然生起一種感慨,他們何以能夠離開中陰呢?故事中說,他們只要明白了自己的故事,就能夠脫離。也就是說只需要「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然後接受自己,就能夠超越現在的自我,其實我們有時候只是不是不清楚自己卡在什麼之間,卻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在那之間,就如同在死水裡面游泳的魚,總希望有一天能進入海洋,這種盲目是一種可憐的浪漫。

我們其實一直都有一個伴,那個伴就是我們心裡的聲音,我們只要願意跟自己作朋友,這個世界上就變的自在自如,而我們只要願意看見自己的自性,事實上我們就不會被什麼卡住,我們就不容易在什麼之間,包括那些在愛情遊戲之間流浪的人,那些在家族包袱之間困頓的人,那些在金錢陷阱之間跳躍的人,那些在生活泥沼掙扎的人,曾幾何時我聽過多少長吁短嘆,我聽過多少自怨自艾,我聽見多少人曾經這樣告訴別人「我不是不知道,你講的我都清楚,我只是......」,或許這個只是,就是掉入中陰的開關,而我們卻不願意面對一個真實的自己。

有時候勇敢一點,就能夠脫離悲劇,即便無法變成喜劇,卻可以走向不同的結局,生活是戲劇,一分一秒都要精彩,生命不是戲劇,結局不必然限定,我們是否也在什麼之間無法掙脫呢?我依稀看到自己的熱淚盈眶。

後記: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這是依據其性質分的。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稱「意生身」;又因其經常喜好尋察當生之處,而名「求生」;依各種喜愛的氣味來維持和營養他們的身體,故名「食香」;因為是處於從此生的敗壞到另一生出現之間的過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夠產生生命過程中的另一個身體,而他本身卻是不藉父母等緣,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稱為「起」。在中陰身的階段,是靠著自己往昔的行為業力,在五趣六道中去找他的緣份轉世。有時候是隨著重的業力去投胎,有時是隨念的業力去轉世,有時是隨著習慣記憶,朝著印象深刻的地方走去。

轉載自:http://www.wretch.cc/blog/markgrass&article_id=2039137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