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相聲報馬仔] 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回顧


[相聲報馬仔] 今天要來回顧~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相聲報馬仔]給您介紹:
一九八五年三月一日,一個新劇團【表演工作坊】的新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藝術館首演,由賴聲川導演,李立群、李國修演出。到如今,這一齣戲已經融入台灣社會的文化意識,成為八0年代台灣劇場創作的一齣代表作。《那一夜》的演出,當時掀起了社會對國內舞台藝術的熱忱,又同時發動了保存傳統民俗的運動,而後演出現場的錄音帶問世,一時之間,【表演工作坊】說相聲的聲音遍滿大街小巷,頻繁出現在廣播電台節目及計程車中,「精緻藝術」和「 大眾文化」做了一次巧妙、空前的結合。《那一夜》試圖藉「相聲」這一個正消逝中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台灣現代社會中許多事物和觀念的快速消逝,正是評論家馬叔禮說的「用相聲來寫相聲的祭文」。劇本由非傳統相聲編劇賴聲川構思,非傳統相聲演員李立群、李國修參與創作,其模擬及再創造新相聲藝術的挑戰如此可見。經過七個月的創作及排演,《那一夜》已經成為台灣現代劇場的經典作品,在幽默逗笑的表面背後,隱藏著深沉的哲思。對國內正在摸索方向的現代劇場而言,它注入了突破性的觀念和形式;對正在衰落中的傳統民俗,它給予了再生的希望;對大眾文化而言,它賦與「娛樂」這兩個字更深的涵義,成為一個多面、多元的刺激。台北原計演八場,結果應觀眾要求,加演五場;中南部原計演四場,加三場。總共演了二十場,打破近年來舞台劇連續演出的紀錄。後來欲罷不能,不得不喊停,才推掉主辦單位又安排的十幾場巡迴演出。


#[相聲報馬仔]當時的陣容:
導演︰賴聲川
演員︰李立群(王地寶)李國修(舜天嘯)
舞台及燈光設計︰聶光炎
服裝及造型設計︰靳萍萍
舞台監督︰鍾寶善
技術指導︰張贊桃
佈景製作︰王德全
錄音︰一流錄音室
舞台技術︰雲門實驗劇場
音效技術︰穩立公司
製作人︰許博允
執行製作︰徐思潔

#[相聲報馬仔] 當時的場次有哪些呢?
首演:3/1/1985 台北國立藝術館
演出:3/1/85-3/7/85
台北國立藝術館3/13/85
台中中興堂3/14/85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3/16/85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3/17/85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3/25/85
中壢中原大學3/26/85
中壢中央大學3/27/85
新竹清華大學 3/29/85-3/31/85
國父紀念館4/13/85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4/15/85
台中中興堂

演出場次︰25場
觀賞人次︰約 32,000 人

#[相聲報馬仔] 中央日報,3/2/1985 "歡笑背後有多少眼淚"報導:
好一段時間未看見李立群在螢光幕出現,原來,他正忙於和李國修、賴聲川;參加第六屆國際藝術節的演出。第六屆國際藝術節今年的項目中,特別安排了李立群、李國修、賴聲川等三位【表演工作坊】的舞臺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演出。【表演工作坊】是由國內三位戲劇工作者所組成的新劇團,導演賴聲川,演員李國修、李立群,對於舞臺有著共同的工作態度、創作理想,及表現觀念,三人成立【表演工作坊】,共同致力於新舞臺作品之創作。藉著《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舞臺劇演出,說相聲聲中所表現的笑料,足以顯示賴聲川、李國修、李立群三位戲劇工作者的獨特幽默感,然而,笑聲的背後,卻孕含著深切的悲傷,對於一切所失去的傳統,以及隨著時間所消逝的一切。 【表演工作坊】這一次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舞臺劇,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既要創作一些以傳統模式為基礎的相聲,又要在這些相聲中注入許多嚴肅的主題,尤其最困難的,是要將這一串相聲連貫起來,在藝術上表現出統一的主題。賴聲川自從獲得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返國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來期間,他豐沛的創作力及獨特的導演手法,已經為國內戲劇開創自由而自然的表現方式,蔚成一片風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