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大家要求,把排戲過程寫得更仔細一點。
兩天排戲的時間都蠻長的,
第一天從下午兩點排到晚上九點半,約8個小時。
第二天從早上十點排到下午四點多,約5個小時。
第一天導助提早半小時到了,先幫賴老師準備茶、資料。
set好類似樂團指揮的譜架,上面放著老師用的劇本大綱。
演員陸陸續續抵達,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是:
演員在排演前沒有暖身。
(不知道是因為場地?還是這只是寶島一村第二次排練的關係?)
不過還記得馮翊綱曾經說過,
他自己在演出當天的早上就已經開始暖身了,
身體的,聲音的,他會觀察今天自已身體的狀況。
對他來說,暖身的意義在於「專注」,讓他可以跟自己的身體工作。
所以我想,或許演員們事前做了一些準備,
可能不是我們所謂的「暖身」,但大家都已經讓自己在排練的狀態裡了。
排演開始前,賴老師讓大家看一些有關眷村的資料照片,
眾人七嘴八舌,
有的說誰誰誰的衣服土氣,有的說誰的名字有趣。
接著十九位演員坐成一圈,開始討論人物的設定。
(這段時間因為我是隔著牆聽他們排戲,所以就不太清楚細節。)
到了晚上,透過謝大哥的關係,賴老師同意讓我進場參加排戲,
有生以來第一次近距離觀察職業劇團的排戲讓我興奮莫名。
天曉得我從兩年前就開始模擬這個場景,現在居然成真了!
看著譜架上的劇本大綱,賴老師摸摸大鬍子決定排練的場次,
然後在旁stand by的演員出列。
我對演員印象很深刻的其中一場是「過年」,
一群從大陸撤退來台的阿兵哥第一次在台灣過年。
賴老師安排了三組演員的位置,然後設定每組演員之間的關係。
:「你們包餃子,你們在貼春聯,你呢,就一個人坐在那想事情。」
:「這是你們第一個在台灣過的年,所以是...1950年...可以幫我查一下1950年的除夕是幾月幾號嗎?然後那天嘉義的溫度是多少?」
賴老師突然轉過頭跟旁邊的導助說。
我跟導助在旁邊手忙腳亂把資訊找出來...
:「老師,找不到嘉義的,不過那年除夕香港的氣溫是5.8度。」
:「恩...好。來,大家聽一下喔,那年的香港的除夕,氣溫是5.8度。」
:「5.8度!那很冷欸!」馮翊綱說。
:「恩,所以我想嘉義的溫度應該是差不多的。」
接下來所有人的反應讓我印象深刻,
有人說,那我不就得穿個棉襖了...
還有人說,這可受不了..
有的擺出天冷的姿態、有的在想要不要乾脆吃火鍋算了...
你發現所有演員對「5.8度」的反應都不一樣。
當賴老師丟出一個線索,在場的所有人就把關於這個線索衍伸的東西做出來。
而我當下只是腦袋空白,才猛然發現這就是「基本功」。
每個演員對溫度的反應勢必跟過去演出累積下來的有關,
他們一定有做過相關的功課,
或許是一堂表演課要做「寒流來」的呈現;
又或許演過一個俄國的劇本...扮演企鵝?(笑)之類的...
所以,當這次排戲又遇到同樣的情形時,大家可以很快地反應。
還有一場,
背景是由宋少卿飾演的小周獨自一人在家過年,那維勳飾演的小李和徐堰鈴飾演的如雲一起去拜訪小周。
即興的過程裡賴老師隨機把台詞丟給演員。
那:「小周!我跟如雲來看你。」
宋:「欸!人來就好,還帶東西幹什麼?幹嘛那麼客氣。」
那:「這沒什麼,這次過年大夥...也沒辦法準備什麼東西,如雲就想辦法弄了幾條醃肉,反正過年嘛~」
賴老師丟詞:「呦,這醃肉做得跟真的一樣阿~!」
宋:「恩~這醃肉做得~『挺道地』的阿~!」
賴老師再接著丟詞:「是不是...」
宋:「...是不是...你前幾天飛去後方...啊?」
那:「噓...!」
兩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段簡單的寒喧,處理起來還是可以很有趣。
但是當賴老師丟詞的時候,演員也並不是全盤接收,
而是想辦法把台詞轉換成自己習慣的方式。
其實宋少卿在接收的時候很明顯地看得出來覺得這句話拗口,
所以馬上想了一個自己比較舒服的方式表演。
這個轉換都是在瞬間發生(大概兩秒吧)快到一切都很自然。
(未完...)
08'10'06 By文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