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觀眾迴響




「我卡住了,只能叫這個地方「之間」,我看起來很受限,但其實很自由,我似乎無所不在,但其實我去不了我最想去的地方。我身處在很熱鬧的空間,但其實我很孤單,以為不被矇蔽便是全知,但從來無法參與其中的我,又懂些什麼呢?」--《如影隨行》昨天和朋友去看了賴聲川導演的新作【如影隨行】的首演。今天想起了戲裡面那些虛虛實實的生命,語意深遠的人生對話,舞台上來回走動著的影像以及概念性的存在生命,猶在我腦海中。像剛看完一部戲般的輕鬆,也似窺視完一場人生般的沉重。我在上次聽賴老師的演講中,大概可以了解這部戲所傳達的意念,是在探討人在「中陰生」的狀態。這是藏傳佛法的詞,意指死亡與再生之間的階段,也可用於其他的「之間」狀態。這幾年,我也在不斷思考著生命價值及存在意義,原本自己對於任何事一直所堅持的非零即壹的概念,也在這齣戲中,有了不一樣的體悟。生命的想像與真實之間,和夢與醒之間其實是很類似的。舞台上真實存在的角色麻木的活不出生命,而那些虛構出來的角色努力的想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存在的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在生與死「之間」,或許才是人生中最清醒的階段吧。
人往往因為某些執念或是慾望而卡在一個混沌的狀態,「卡」在一個類似中間的地方,沒有辦法歸類為生或死。在《如影隨行》的劇中一再出現這樣的角色,執迷於被愛的藝術治療家,不斷的以幻象的完美來填補自己精神的空缺。卻是一場無法終止的夢境,即便是死亡也無法跨越解脫。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因為對事業的狂熱而忽略了身邊美滿的家庭。再多的金錢和權力卻挽回不了和家人漸行漸遠的距離,終究因為妒恨而造成悲劇。另一對經營房地產事業的夫妻,追逐著世俗價值觀中名與利。擁有成功模範的表象,卻聽不見自己子女內心真實的聲音。《如影隨行》以顛倒人生價值的失敗來喚醒那些在現實中卡住的人們。生命短暫如一瞬,多一點思考,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生命價值。無論是人在意識裡虛構出來的生命,或是在生活中虛構出來的自己,面對每個人生命中的真實樣貌,讓自己擁有觸動心靈的真實存在。「若我們不能真正了解死亡,其實是沒有辦法好好的活著。逃避死亡就跟逃避活著是一樣的,透過死亡或許我們會對活著與生命本身了解到更多。」- 賴聲川

沒有留言: